第二部分 產品
2.01 總則
A. 滿足最低要求的系統應包括下述部分:
1.集熱器
2.熱交換器/儲水罐
2.02 集熱器
A. 集熱器為平板型,面積在2-4m2之間,具體根據儲存容器的計算容積確定。民用熱水器不允許使用“真空管”系統。
B. 集熱器配備半透明的吸熱板以減少熱量傳遞損失,吸熱板安全玻璃最小厚度為4mm并且為鋼化玻璃。
C. 保溫罩應完整以減少傳導熱損失,保溫材料是最小厚度35mm的聚氨酯或相當的玻璃棉。
D. 集熱器將安裝在建筑物的屋頂可能遭遇到各種極端天氣,所有支架應有系統生產商提供。
E. 在沒有熱量使用時,集熱器應能夠在高輻射時間段下正常工作。在這段時間,吸熱板的溫度將在150-2000C之間停滯。這樣高溫過熱蒸汽或液體的壓力將能達到6Bar,具體取決于安全設定裝置。
F. 不能存在集熱器從其他熱源(another source)傳遞熱量的可能性。
G. 集熱器的設計應能夠滿足那你極端條件:不經專業維護使用壽命20年。
H. 集熱器應在耐用性、可靠性、功能和效率方面按照BS EN12975的標準進行檢測并各自(independently)符合有關要求。
I. 傳熱液體應無毒。
2.03 熱交換器/儲存容器
A. 儲存容器為最佳熱交換提供了一個閉合回路。熱交換器采用“儲罐內盤管”方式,在儲水罐內安裝初級回路-盤管。
B. 熱交換的尺寸應正確確定以提高效率。有許多因素影響尺寸的確定,包括以下方面:
1. 熱交換器的類型
2.傳熱流體的特性(熱特性、粘度、密度等)
3.流速
4.每種流體的出入口溫度。
C.制造商應為他們的熱交換器提供傳熱流體不同流速和溫度下傳熱比(單位Btu/hour),換熱面積的大小會影響到換熱的速度和效率,大的換熱面積換熱的換熱更快,效率更高。
D. 儲存容器(儲水罐)的容積將按照下列公式進行計算確定,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最小容積不小于200升。對于有多個浴室的住宅單元,
或許要求增加額外的容積。
儲存容器容量=(38+25N)L/Day(升/天)
這里,N=人數
E. 儲存容器由帶有聚氨酯或玻璃棉保溫的搪瓷鋼制成,鋼以搪瓷覆蓋或者采用犧牲陽極保護法進行防敷設保護。該陽極的設計至少有十年的使用壽命,閥門和管件采用黃銅(Brass)。
F. 必須安裝壓力釋放閥(泄壓閥)。
G. 儲存容器應設置法蘭以便清掃和維護熱交換器。法蘭直徑最小170mm。
H. 儲存容器內應設置備用(電)加熱裝置,這應該是浸沒式電加熱棒,功率在2-4KW,由可調試恒溫器控制。按照BS7671 第17版的要求進行接線和測試。
I. 只有制造商推薦的特別準備的流體才能用于初級熱收集回路。通常情況下由下列類型中進行選取。
1. 水-水便宜又無毒。具體高熱特性、低粘度易于泵送。不幸的是水沸點較低和冰點較高。如果PH值不維持在中性部位會產生腐蝕現象。含有高礦物質(既硬水)會引起礦物質沉淀在集熱器的管壁上和系統管壁上。
2.乙二醇/水混合液:水和乙二醇的的比例是50/50或者60/40。乙二醇只能采用無毒的類型。
3. 制冷劑:制冷劑通常用作冰箱、空調和熱泵的傳熱流體。他們一般具有低的沸點和高熱容性。這樣可以以少量的傳熱流體有效地傳送大量的熱量。制冷劑對于太陽能反映迅速,能夠多云天氣較其他流體具有更高的效率。當制冷劑在集熱器中蒸發時(由液態變成氣態)吸收熱量。當制冷劑在熱交換器或冷凝器中由氣態重新冷凝成液態時釋放所吸收的熱量。用作傳熱流體的制冷劑應無毒。
J. 除了飲用水以外,所有傳熱流體的材料安全數據說明應提交供審批。
K. 初級回路中的傳熱流體應無沉積,泥濘及其他增大循環阻力和降低傳熱的現象發生。
L. 傳熱流體通常含有抗腐蝕抑制劑,因此,需要設置取樣口以定期維護。
第三部分 實施
3.01安裝
A. 在屋面上以一定傾角、朝向、標高安裝太陽能集熱器,集熱器的朝向應該是正南方左右偏差±20o。傾角的選擇應確保在整個冬季月份使集熱器達到最高效率。集熱器的安裝與水平面傾角不應小于15o否則會降低雨水的排放效果。在利比亞的安裝傾角應該是15o加上安裝所在地的維度。
例如:地利波利的維度是33o,集熱器的安裝傾角應該是33 o +15 o =48 o。
B. 安裝集熱器應為將來的維護、修理、更換配件提供方便。
C. 避免安裝在可能整天都處于陰影的區域。
D. 排氣裝置應安裝在集熱器排管的最高處。
E. 管道工程的安裝應做到無伸縮節的情況下可以實現管道的熱脹冷縮。
F. 集熱器和有關管道應根據制造商的推薦進行安裝和支撐。
G. 安裝完成后的整個系統不應影響通往屋面其他所要去的區域。
3.02 檢查和測試
A. 檢查
1. 對整個系統進行綜合的外觀檢查,進行任何測試前,整改完成所有的質量缺陷。
2. 進行測試之前全部初級管道系統必須用水沖洗干凈。
B. 驗收測試和調試
1. 在整個系統初始測試階段,由于熱量在吸熱板中滯留有很高的燙傷的危險性。當第一次向系統注水時,對元部件存在直接蒸汽和過熱沖擊的危險(immediate steam flash and extreme heat shock)。
2. 在長時間沒有熱量使用的情況下,在集熱器的內表面會形成不期望的氧化物降低傳熱效果。所以在安裝及初始測試階段集熱器應進行覆蓋。
3. 一旦顯示系統無滲漏和具有可操作性,應該做更廣泛的壓力測試。(once the system is shown to be leak free and operational,an extend pressure test is required)在壓力試驗合格之后才能進行管道系統的保溫工作。
4. 在進行任何測試之前提交測試和調試計劃,收集整理所有測試結果的記錄并遞交。
C. 下列測試應該進行:
1. 水壓試驗:儲水罐和熱交換器應能承受制造商說明的各自最大工作壓力的1.5倍的壓力。當按照EN12976:-2:2006標準的5.3條款進行上述水壓試驗時,對于系統組件和連接處應無看見的永久性損壞變形和滲漏。在穩壓期間,壓力降不應大于初始試驗壓力的10%。
2. 逆流(反向流)保護測試:系統應包含一定的防備措施(the system shall contains provisions in order to)以防止任何管路的逆流造成的熱損耗的增加。可以按照EN12976:-2:2006標準的5.10條款進行檢查.
3. 操作測試:在充分的太陽能隔熱以引起太陽能系統在白天充分發揮效用的前提下連續操作系統48小時以上。
4. 全面系統測試: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太陽能系統運行至少72小時。
5. 在成功完成調試之后,下列文件包括操作維護手冊應提交。
A)安裝說明書
B )用戶指南
C ) 維修保養計劃
D ) 系統原理示意圖
E ) 備件清單
F ) 材料安全數據說明書
G ) 測試和調試記錄
H ) 制造商擔保函
I ) 符合/移交證明
E. 擔保函:自系統驗收合格接收之日起兩年內不出現質量問題和工藝缺陷。
分享到: